男生嫌女生,女生嫌男生

张佳玮

原文链接

当我们说到「追求」这个词时,很有 1980 年代的风味了。 现在,似乎连「搭讪」都过时了。大家都在「撩妹」、「撩汉」了吧? 换言之,大家都在多多少少地,避免「追求」这种带有仪式感的词汇。

大概,不同时代,追求方式不同,仪式感也不同。

我爷爷奶奶那时代,爷爷在应送的嫁妆外,多送了一对镯子,就算是追求了。 我父母相好那段,我父亲给我母亲家干活、送青鱼; 我母亲给我父亲用塑料瓶做自行车把套,给他买早饭送到单位去:这就算是追求了。 我自己那时代,给女孩子写手写信、写电子邮件、聊电影、聊自己爱看的书,送一张她喜欢的 CD,就算是追求了。 我堂弟那一代,跟女孩子聊整晚 QQ,请她看电影,就算是追求了。 法国大音乐家柏辽兹,给他的意中人写了整套曲子,让乐队排练好,请意中人来听。 这是他的追求法——多浪漫啊,可行性就不算好了吧?

这些追求仪式感的追求,有一点是差不多的: 在当时社会认同的交往规则下,向异性表达「我想跟你在一起」的意愿。 我爷爷奶奶那一代乡下,如果跟现在似的,一见面就要求去看电影,那是耍流氓。 追求仪式感,不能脱离时代背景。

以我观察,全世界范围内,越发达的地方,男生越不那么「正经」地追女孩子。

——因为互联网的发展,如今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交方式,已经大不相同了。 互联网对人交际方式的影响,看看日本年轻人就知道了。 相当部分日本年轻人,岂止不追求异性,简直都不想要异性。

——因为有互联网和即时通讯,外加生活节奏的加快,曾经古典化的、漫长等候的、彼此试探的、仪式感带起的复古爱情仪式,其实是没有土壤的。

——平权运动的高涨,也在削减这种「男性追求女性」的一边倒倾向。 比如,在巴黎,法国姑娘倒追男生的主动,我有些长辈听了都啧啧感叹,「真大胆」。

接下来说的话,怕要更直白些: 「男性浪漫地追求女性」,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,都不是一个普遍现象。

自由恋爱婚姻,是近代的事。中世纪之前,无论东西方,婚姻都很容易掺杂家族因素,不是个体的事。 骑士向贵族夫人屈膝追求,那是堂吉诃德沉迷的骑士小说中的故事。 19 世纪巴黎社交圈的确也流行过,但那是贵公子们的勾当。 莫泊桑著名的《项链》,和他师父福楼拜的《包法利夫人》,都在描述一个女人罔顾现实的浪漫梦想。 事实上,包法利夫人和马蒂尔德——一个医生太太, 一个公务员家属——享受的感情生活也是普普通通的。 《飘》里,斯佳丽倒是说过,她有一整套手段,吊着那些追她的男生们——但她自己是庄园主女儿, 来追她的也都是闲极无聊的纨绔子弟。 在 21 世纪,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浪漫追求,其实可行性很小了——只存在于电视剧里了。

那为什么还需要追求的仪式感呢?

——我们这里普遍的教育,对早恋的控制,让大多数男女生对相处方式相当陌生。 于是,许多年轻人理解的恋爱方式,来自小说和电影。他们的恋爱方式,是对成年生活的效仿。

——比如「见面请吃饭打电话聊天请看演出最后绅士地来个烛光晚餐」这套流程, 也是20世纪后半段,才在欧美真正流行起来的。 现在在欧洲年轻人里,也不算流行了。

——当然了,每个姑娘都渴望被温柔相待,可以被男性追求一下, 我也希望每个姑娘都能终成眷属,但世界大势就是如此: 包办婚姻的时代过去了、才子佳人找红娘勾兑的时代过去了。 这个时代男性求婚跪下一膝,是一种复古的姿态,但那个时代,其实也过去了。

骨子里说,男性和女性思维方式并不大同。 传统男性思维方式,越是爱,越是没架子,把你当自己人。 可是传统女性思维方式,越是熟,越是希望得到敬重。 而心理学上来说,女性比男性更渴望安全感和亲密感, 因此才更容易反复念叨「你妈妈和我掉在水里你救哪个」之类问题。 这种落差,导致了男女对追求仪式感的不同认知。

因为关系确定后,女孩子普遍会更累, 所以许多女性会希望在关系确定前, 获得更多补偿和安全感确认——于是许多女生,想让男生追得比较辛苦,看是否诚心。 许多女孩子期望男生可以仪式化地献殷勤、送礼物请吃饭,这才算追求。

但许多男生会觉得,甜言蜜语表达了在一起的意向, 已经算是追求了,如果得不到期待的下文,还要被刁难,何必还要费尽心思?

所以经常有女生抱怨「男生怎么追一半不追了」, 而男生感叹「他妈的追了半天也没反应!」 男生觉得自己追过了却没得到反馈,女生觉得男生没认真追自己, 双方都觉得对方的反馈没达到自己的期望值,于是许多段感情,行百里者半九十。

其实无非是「你干嘛不现实一点?」vs「你干嘛态度不再耐心一点?」

说到底,感情这玩意,其实是各自争取当队友。 如果反而把感情当成了竞技,把彼此当成了拉锯战的对手,那不崩才怪呢!